投稿指南
一、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,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。凡采用他人学说,必须加注说明。 二、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,精粹的短篇,尤为欢迎。 三、请作者将稿件(用WORD格式)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。 四、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,恕不退稿。 五、为规范排版,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: 1.论文要求有题名、摘要、关键词、作者姓名、作者工作单位(名称,省市邮编)等内容一份。 2.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: 基金项目:项目名称(编号) 作者简介:姓名(出生年-),性别,民族(汉族可省略),籍贯,职称,学位,研究方向。 3.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,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,一般用两级。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。表格应采用三线表,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。 4.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、最主要的、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。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。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-87的规定,采用顺序编码制。

我国非洲研究的回顾与前瞻(2)

来源:世界地理研究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2-08-22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在国际关系研究方面,非洲国家独立之前,学者们多聚焦于欧洲列强对非洲的侵略、瓜分和殖民统治,《殖民主义史·总论卷》和《殖民主义史·非洲卷》

在国际关系研究方面,非洲国家独立之前,学者们多聚焦于欧洲列强对非洲的侵略、瓜分和殖民统治,《殖民主义史·总论卷》和《殖民主义史·非洲卷》可谓集大成者。非洲国家独立以来,英法等原殖民列强在非洲的争夺,美苏在非洲的争霸,都是学界重点关注的领域,如《美国与非洲》的出版。有学者从大国与非洲关系和大国战略关系两个层面,考察大国在非洲关系,为中国非洲战略提供镜鉴。

广袤的非洲大陆是多元化的社会,民族和宗教极为复杂。中国学界对非洲社会的关注,包括非洲华人华侨研究、非洲民族主义研究、殖民时期加纳农村社会研究等。学者们围绕非洲部族或部族主义与民族问题的学术争鸣,从20世纪80年代延续至今,仍无定论。或认为国际学术界抛弃了“部落”的概念,非洲学界更反感“部落”一词,因而不宜使用“部落”“部族”或“部落(族)主义”这样的术语;或认为部落主义对非洲国家政治发展的影响始终存在,尤其关系到非洲国家民主化进程。近年来,中国学者亲赴非洲国家,开展民族学和人类学田野调查,从过去依赖西文文献做研究往前迈进了一大步。在宗教研究方面,我国学术界对非洲伊斯兰教的研究著述颇丰,非洲基督教研究次之,对非洲本土宗教的研究最为薄弱。

最后,基础研究乃学术之根、学科之本,因而再度受到重视。例如,舒运国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多卷本“非洲经济史”即将结出硕果;沐涛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“中非关系历史文献和口述史料整理与研究”顺利推进;李新烽主持的多卷本“非洲通史”去年立项,举全国非洲学界之力的新一代《非洲通史》值得期待。

中非关系源远流长,中国学者考订中国史籍记载的史料,比对非洲和中国出土文物如瓷器、钱币等,梳理历史上中非交往的脉络。中非间接交往始于公元前11世纪,有文字记载的官方联系始于西汉张骞通西域。其后千余年间,中非官方交往密切,民间贸易畅通。新中国的成立开启了中非友好合作的新纪元。同样遭受殖民侵略的中非双方,同甘共苦,相互声援。坦赞铁路的修建,是中国无私援助非洲人民的不朽丰碑。进入21世纪以来,中非关系突飞猛进,中非正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。

再次,为中国正名,为中国发声。中非关系的快速发展,遭到一些西方国家的妒忌,指责“中国喜欢与不民主的国家交往”,把中非农业合作诬蔑为“海外屯田”。中国学者通过自己的研究,驳斥这些错误的观点。有的学者从“一带一路”的逆不平等性,反驳所谓的“新殖民主义论”;有的学者从债务生成的内因与外部环境,科学驳斥“债务陷阱”论;有学者指出,互利共赢是“中非关系的本质属性”。

首先,对策研究热长盛不衰。非洲工业化、中国对非援助与对非合作、“一带一路”与非洲、非洲减贫与可持续发展、中非法律合作与教育合作、孔子学院与中非文明互鉴等,是新一代学者重点关注的领域。研究人员、成果形式和成果数量的增加,智库机构数量的猛增,研究题材的拓展和研究路径的选择,均反映了学界的现实关切,更是当前中非关系全方位发展的需要。

思想是时代的产儿,文章因时而作。过往的六、七十年中,非洲历史、政治、经济、社会、国际关系、文化、中非关系方面研究成果推陈出新,百花齐放。

文章来源:《世界地理研究》 网址: http://www.sjdlyj.cn/zonghexinwen/2022/0822/656.html



上一篇:全球旱区城市扩展对自然生境的间接影响远大于
下一篇:耄耋教授将中国古地理学推向世界

世界地理研究投稿 | 世界地理研究编辑部| 世界地理研究版面费 | 世界地理研究论文发表 | 世界地理研究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21 《世界地理研究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